[2] 峨眉县:今四川峨眉山。笈:箱子。
[4] 糗(qiǔ):干粮。组:丝带。这里指结成带子。
[6] 厉:衣带下垂的部分。扐(lì):捆绑。倭国和尚金刚三昧、蜀地和尚广昇,和一位峨眉县人相约游峨眉,合雇一个背夫背着箱子,带上干粮和药品。山的南边顶上道路狭窄,在转弯时稍微等待的工夫,背夫背着箱子突然就进了一处石缝。广昇和尚先看到了,赶紧抓住他,但是力气不够抓不住。看那石缝本来很细,像是随着箱子变宽了。众人于是用衣服和藤蔓结成带子,像腰带一样捆在背夫的腰间,合力把他拽出来。箱子才出来,石缝随即也就合上了。众人问背夫是怎么回事,他回答说:“我经常在这里打柴,有位道士住在这石缝里,常常请我给他舂药。刚才他正好招我进去,我不知不觉就进去了。”这事发生在元和十三年。
X2.18上都僧太琼者,能讲《仁王经》 [1] 。开元初,讲于奉先县京遥村 [2] ,遂止村寺。经两夏,于一日,持钵将上堂,阖门之次,有物坠檐前。时天才辨色,僧就视之,乃一初生儿,其襁裼甚新 [3] 。僧惊异,遂袖之,将乞村人。行五六里,觉袖中轻,探之,乃一弊帚也。[1] 《仁王经》:佛经名。全称为《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经》。
[2] 奉先县:今陕西蒲城。襁裼:即襁褓。长安和尚太琼,能讲《仁王经》。开元初年,在奉先县京遥村讲经,于是就驻留在村子的寺庙里。过了两个寒暑,一天,拿着钵盂上斋堂去,关门的时候,有件东西从房檐上掉下来。当时天刚麻麻亮,太琼走近一看,竟然是一个刚出生的婴儿,襁褓很新。太琼大为吃惊,就把婴儿笼在袖子里,打算送给村里人。走了五六里远,感觉袖子里变轻了,一摸,原来是把破扫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