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 CHANG NEWS
当前位置:巢湖KTV招聘网 > 巢湖热点资讯 > 巢湖学习/知识 >  这些诗一方面表现了古代妇女对丈夫的忠诚另一方面也说明当时妇女

这些诗一方面表现了古代妇女对丈夫的忠诚另一方面也说明当时妇女

2022-06-13 22:12:12 发布 浏览 413 次

这些诗一方面表现了古代妇女对丈夫的忠诚,另一方面也说明当时妇女人格上尚非独立存在而只能处于依附地位,所谓“女为悦己者容”,也是同一道理。

第三章是比喻:一直盼望下雨,偏偏每天红日高照,即迫切盼丈夫归来而偏不来。由于一心相念,甚至想得头痛也甘心。

第四章谖草之“谖”为“忘”,后人因谖、萱同音,便称萱草为忘忧草。“背”的意义同“北”,意为世上哪有忘忧之草可以种在北堂,因而我也只好为相思而发了心病。

《王风》中有一首《君子于役》,也是思念出征的丈夫: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牛羊下括。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这个丈夫当是服役已经满期,却未及时回家,我们仔细体味一下,就会感到女主人(农妇?)已有怨意,只是不明显。

埘是鸡窠,桀是木桩,佸是相会,括是到来。由禽畜的毕至想到远人之未返,因其质朴,便觉自然。方玉润《诗经原始》说:“傍晚怀人,真情真境,描写如画。晋唐人田家诸诗,恐无此真实自然。”末句“苟无饥渴”,是老实话也是真性情,使人如见其心:既然归期难料,唯有默祝他无饥无渴,无饥渴就能活下去。草野之妇对征人的最现实愿望,只能如此。

清许瑶光《再读诗经四十二首》第十四首云:“鸡栖于桀下牛羊,饥渴萦怀对夕阳。已启唐人闺怨句,最难消遣是昏黄。”即以此诗为唐人闺怨诗之滥觞。我们只要翻一翻《唐诗三百首》,就可以找到不少闺怨诗,李白《子夜吴歌》的“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尚是盼而未怨,《关山月》的“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已婉露怨意。沈佺期《杂诗》的“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以闺阁望月而引起万里相思;陈陶《陇西行》的“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以梦境而暗示存殁之分,梦中所见者实已是魂兮归来。金昌绪《春怨》的“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则唯恐黄莺将她春梦惊醒,使她不能与丈夫相见。黄昏,月夜,本来最易触动人的情绪,皇甫冉《归渡洛水》的“暝色起春愁”,赵德麟《清平乐》的“断送一生憔悴,只消几个黄昏”,就是描写景对情的影响。对孑然寂居的闺妇,自然更容易撩起她的愁怀,于是只好期望在梦里补偿。古往今来,多少闺妇的黑夜是在这样那样的梦境中度过的。

您可能感兴趣

首页
发布
会员